(一)柳州债务问题的背景
柳州作为广西的工业重镇,长期以来以汽车、机械、钢铁等产业为主导,但近年来面临产业转型缓慢、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。
债务问题主要源于:
1.违规决策与隐性债务:2015年至2021年,时任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、市长吴炜在未获国务院批复的情况下,强行推进柳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,通过国有企业垫资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176.95亿元。
2.政绩工程与腐败问题:郑俊康、吴炜因受贿罪、滥用职权罪被判刑,其违规操作导致柳州背负沉重债务,并造成恶劣政治生态影响。
3.经济增速放缓:2024年柳州GDP仅增长1.5%,财政收入下降,偿债压力加剧。
截至2024年末,柳州市政府表内债务余额达1042.72亿元,其中专项债务占比74%(771.69亿元),一般债务271.03亿元。
(二)广西举全区之力支持柳州化债
2025年6月25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在柳州召开扩大会议,审议通过《自治区支持柳州市本级一揽子化债方案》和《柳州市本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实施方案》,核心措施包括:
财政支持:自治区出台5方面11条支持措施,包括盘活资产、增强财政实力、降低融资成本等,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柳州化债进入良性循环。
债务结构调整:截至2025年5月,柳州融资平台债务平均利率降至4.72%,优化贷款、债券和非标债务结构。
非标债务清零:柳州计划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非标债务清零,2024年已减少非标债务272亿元。
(三)柳州化债的主要措施
柳州采取“3+1”化债策略(减规模、降利息、调结构+盘资产):
1.减规模:压降债务本息规模,腾出资源用于发展。
2.降利息:推动金融机构降息让利,目标是将存量债务利息压降至80亿元左右。
3.调结构:增加贷款置换债券和非标债务,优化债务结构。
4.盘资产:科学处置国有资产,增强偿债能力。
此外,柳州还强调:
1.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,确保债务化解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。
2.肃清政治生态,全面整改郑俊康、吴炜案件影响,杜绝形象工程和短期行为。
(五)柳州化债与产业转型的联动
广西要求柳州在化债的同时,聚焦工业振兴,推动高质量发展:
1.强化工业支柱:柳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广西六分之一,未来将推动汽车、机械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
2.发展新兴产业:重点布局人工智能、智能网联汽车、机器人等产业,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基地。
3.扩大开放:依托东盟市场,建设广西自贸区柳州联动创新区,优化营商环境。
(六)未来挑战与展望
短期挑战:债务压力仍大,需依赖自治区支持,同时避免财政紧缩影响经济增长。
长期关键:产业转型能否成功,决定柳州能否真正“造血”而非依赖外部援助。
政策信号:此次会议传递了广西支持柳州的坚定决心,有望提振市场信心。